2011年3月5日 星期六

金錢如此多嬌,引無數議員爭著要!

工程配合款爭議 南市府會再陷僵局

這個無黨聯盟要錢的手段真難看,不過,也虧得台南市長賴清德讓這個議題浮現,而媒體願意報導,否則,大多數的選民也不可能知道這些議員認為自己應該有多少『業外收入』。

這些『工程配合款』哪一毛不是稅金呢?這些錢,也正是一毛稅金也跑不掉的受薪階級(也就是大多數的勞工)繳的。而,這些議員們繳稅時,利用『合法』(知法,利用法嘛~~)節稅的同時,又繳了多少?

情況真是奇怪,一般而言,政府是藉著為民服務、興建公共設施而要花錢的單位,而民選的議會是要審議政府這些公設的花錢是否合理的單位,結果,現在是,民選的議員打著為民服務、興建公設向地方政府要錢花,而民選的地方政府頭頭要看顧選民的荷包…!?這是反了吧?

真的是『金錢如此多嬌,引無數議員爭著要』而又『服務服務,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行之』啊!

dyc

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漲價的很是奇怪…!

油價漲不停/95恐破32元 瓦斯下月也要漲
The Good News About Gas

今天看到新聞報導提到瓦斯(也就是天然氣,gas)下個月要漲價,覺得很奇怪。我在一、二月份的Foreign Affairs文章中才看到第二篇The Good News About Gas,說到因為shale gas的量產,讓天然氣的價格下跌,而同期的Why Moscow Says No中也有提到因為俄羅斯的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氣)收入,亦因shale gas的量產而影響到售出的價格,然後影響到俄羅斯的收入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不懂,為什麼瓦斯下個月也要漲?

Click here to view full size去中油的網站上還可以看到中油貼了好消息“重大捷報”慶祝建國百年 中油公司查德礦區鑽獲豐富油氣! 寫成這樣的意思,應該是天然氣供應不虞匱乏才對吧…?


怎麼會反而變貴?


我知道求過於供,會造成價格上揚,而相反的話,價格下跌。根據該消息看來,中油似乎也是跟人家有簽探查採買的合約的。那,這個好消息,應該不可以造成調漲的結論啊?


再說,最近台幣是升值(1USD換近30NTD)的情況來看,中油的採買費用,應該也比往年(1USD換近33NTD)的費用來的低,更別提大公司還可以用什麼遠期外匯來做什麼避險的動作了!


這種行為,如果在民進黨政府執政時發生的話,大概會被說,物價控制不好,政府無能;或者說,圖利該企業廠商業主、攏絡誰誰誰之類(有興趣可以看News Rumble!)…巴拉巴拉一堆。


不過,在七百多萬票選民的心目中一家是認為:在廉能的大陸國民黨主政之下,這一定只是反應國際天然氣上漲,共體時艱都來不及了,怎麼可以責備政府批准中油漲價呢?!!




dyc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全球七大短缺之第七種美德--根源性

...…杜拜的例子顯示,根源性的美德在全球化的時代有多重要。如果沒辦法仰賴成長,也許可以嘗試復古。一個著重在複製的全球化經濟,會特別飢渴地尋找原創者和根源性。在一個知識、資本、高級專業人才都是流動的時代,原鄉土地必須能和這些移重性因素綁在一起,光有錢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個能維持整個社會的文化連結和共同認同,讓有貢獻能力人才自願留下來,而且能要求他們吃苦一起打拚;一個能推動整個社會集體睛神或緊密的「自己人」感覺;以及能夠吸引外來資源的能見度和獨特性。
每個社會都需要了解自己和其他社會的差別在哪裡,自己有什麼特殊之處。每個社會應該要有能力在全球化快速改變的條件下,發展自己的競爭優勢。即使在全球化的世代,這個世界也不是「平的」,就像美國記者富萊曼( Thomas Friedman)書中所主張的一樣,世界是山峰綿延的。全球化的經濟地理學是,一個地方的高山可能很快被剷平,另一個地方卻被堆高。流動性的生產因素有時候會到處跑來跑去,重要的是怎麼把他們留下來。…

在一個copy產品愈來愈快速的經濟體系下,如果沒有原創性、根源性,那麼又有什麼是不能被快速取走的?有人說知識是不能被取走的,但是知識的複製、吸收,又是件很難的事嗎?而在知識取得如此快速的時代,又有什麼是不能被拿走的?差別只是『個人』對知識的需求罷了。在有知識的情況下,如果周遭又有適當的供應鍊,那麼,所謂新產品的量產就不是那麼困難的事了。

我不知道這個政府想領導台灣到什麼樣的地方,或者說,就「觀其言、察其行」而言,目前的短程目標是將台灣『中國化』;但是「中國化」後的台灣,有什麼可以跟『中國』競爭的?說「中國」,台灣說的過中國說的中國嗎?到時,台灣又有什麼『獨特性』可以跟中國區別呢?我們自己的認同,自己不找、不建立,難不成還依賴別人建立、給予?這樣還能算是『自己的』嗎?


dyc

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happy new year 2011

Happy New Year - Auld Lang Syne by Sissel (Live) 


英國人(?)很奇怪,在新年的時候唱這首歌。因為我個人覺得這首歌有點哀傷。當然,也可能是我很奇怪,這可能是他們的傳統XD。

不過,這個影片上放了很多自然界的動物及其幼子的畫面,讓人(我)覺得很溫馨。但同時,也覺得大眾傳媒的可笑,他們想要操縱人類的情感時,用的這些畫面,決不會在以經濟思考(賺錢)為前提時出現。

想像人類為了自己的「經濟發展」塗炭全球生態環境之後,上面影片中的影像如同魔戒中原本綠意盎然的哈比屯,被邪惡的索倫大軍所統治後的畫面 ,all in mud,而動物的情況像是BP深海鑽油斷裂後所造成的生態浩劫時…吾人還會有同等的溫馨感受嗎?

看看台灣正在發生的國光石化好了,有哪個媒體會主動去拍攝受影響區域的生態嗎?大多會去拍的是沒工作的附近居民吧!不過,就台塑六輕大量引進外勞的情形來看, 國光石化預定地附近的無業居民,應該是不可能佔到工作缺的。說不得國光石化的高層還送你一句『你考的上(我們提供的工作職缺)嗎?』

生態的破壞,很快;復原,很慢;就跟人體一般,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但是,就算是復原,很多事/生物/生態,也會跟破壞前的不一樣了。如果國光石化真的建在那兒,那些僅存的白海豚消失後,就是消失了;就像消失的袋狼、消失的都都鳥…一般,在人類自以為的發展中消失。

好好的感受影片中動物親子的互動,動物的生長環境吧,如果,我們人類不懂的珍惜,那麼,我們及我們的後代能夠得到的,大概也只有影片中的身影了吧。

dyc

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3% & 18%的怪異邏輯

才過新曆年,來到2011年元月,就看到馬政府一連串讓苦民更苦的政策。其中,那個18%的復辟及之後的護航說辭,真的是讓苦民我大開眼界。

話說考試院的關老爺口出公務員你考得起嗎?及其後續,讓我覺得很是奇怪。

如果公務人員這麼難考(錄取率3%),那麼照理說,這些人就不應該會是弱勢,因為能在那麼激烈的競爭之下(3%耶~~),獲得錄取,應該是很~~~厲害/優秀的人,不是嗎?就像n年前,大學錄取率很低的時候,能考上大學,成為大學新鮮人,是多麼的光耀門楣的大事一般。這些人會是弱勢?還弱勢到要給予18%的優惠利率?

如果沒記錯,我國政府舉債的金額自馬政府一上任,就不可思議的向上攀高,馬政府3年借1.3兆 相當綠朝8年,那麼,那筆18%利率的金錢誰出?從哪來?國家可以舉債的額度上限是多少?怎麼算的?

如果說,那考上的3%只是『會考試』的『弱勢』,那麼,其他努力工作,出賣勞力、體力的『弱勢』為什麼沒有18%?更別提那3%的公務員還有國家/政府其他的優惠補助(如小孩學費…等)。

我真的不能理解,這些做官的的思考邏輯,是說,『老子就是官,而且是「大多數」的人選出來的,你奈我何?』『有給理由就不錯了,還嫌理由不合理?』 是這樣嗎?

dyc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龍馬傳6

松陰はどこだ?

吉田松陰:登上黑船前往美利堅是我的使命,
    與你何關?
    你是什麼人?
    你為什麼活在這片土地上?
    你的使命又是什麼?
    好好想想
    審視自己的心
   

千葉道場的
千葉定吉師父問:以手中之劍,是否敵得過黑船?
阪本答:能否對抗黑船,不在於劍,
        而要看我阪本龍馬這個人

==========
頗有『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的fu。
在經過了多時的思考之後,坂本也算是對劍道及黑船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有所體悟吧。

在面對人生/國家的轉捩點時,我們有足夠的眼光、心志及時間來為不止我們自己(這一代)來擘畫出未來嗎?還是只是隨波逐流能過完自己的一生就已經很不得了了呢…?


思考ing

dyc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感想:龍馬傳-5

今天看了日本大河劇--龍馬傳5,黑船と劍。
對於劇中,龍馬見到了黑船拔劍相對不僅被無視,甚至被船經過時所激起的水花噴濺到時,福山雅治演出龍馬受到的驚嚇(訝)與心理,感到一種震撼。
想像自身處在那個時代,遇到相同的情況時,會有什麼樣的想望?是會成為日本開國一派的人?還是支持閉關自守(攘夷)?開國,又是要怎麼樣的開國,才能保有自己國家人民的權益?是說,這些在日本,都已經成為歷史。而日本,在那個時代也做出了她的決定。

回到現實
台灣,這個我成長、居住的地方,在現今的世界,遇到了一個過去沉寂了一陣子而今強大並以商、以武力逼迫台灣的鄰國,這個強大,給予我一定力道的震撼。但是,就如當時的日本人一樣,我並不想因為該國現在的強大,而自動臣服於該國。 而,我們又有像日本德川幕府末期那麼多的『為己』更『為國』志士嗎?有有眼光、有遠見的智識份子,可以為台灣人民擘劃出未來的藍圖並且帶領台灣人民走向該應許地嗎?這一切,都是未知。There must be a way for we Taiwanese. 就讓我們在未來看看現今的台灣人會寫下什麼樣的歷史吧!


ps.
很好奇,當時的日本似乎認為簽定條約就是投降,可是他們好像沒有想過直接變成某強國的屬地,為什麼?會不會,有沒有可能,當時的人大都認為那樣子的生活會更糟?更別提尊嚴等形而上之類的東西?
而,就台灣的情況考慮到的臣服結果,只怕會如同現今褪色的珍珠--香港-- 一般,甚至更糟糕的情況,因為台灣不像香港那麼靠近中國,看看中國海南的情況,大概就可以預測如果台灣真的跟中國合,而中國也真的一直有著現在的經濟成長力度以及國際影響力的話,那麼台灣成為下一個海南(邊疆)而經濟從自主變成香港的依靠(黨中央不給救,就沒得救)是指日可期的。

dyc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20101202 daily note

11/27選舉一結束,剛鋪好的路,在11/29就馬上又開挖,而且回鋪的很~~~爛…
是說,開車和騎車的人比較會有fu,什麼時後會再鋪好呢?希望不是下次選舉…

再,搭捷運時,看到捷運報提到1126中彈事件中的關鍵人物居然沒有被限制出境的搭機離國…又一次見識到,這個司法體制果然是國民黨的支部,不是國家、全體人民的…但是該機構卻是用全體人民的稅金去養的。
dyc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勿以惡小而無視

Click here to view full size
引用自  貓主席會客室

選戰白熱化,各個候選人想盡辦法打開自己的知名度,至少,也要讓選民知道自己有參選。結果,在政府機關宣示應『行政中立』的地方,出現了如上文中所示的廣告…

泛藍軍的說一套做一套,已經不是新聞了。而做了自掌嘴巴的事後,也總是理由一大堆,就捷運內刊登選舉候選人廣告這事,還搬出了那是『商業性質廣告,依據前述行政中立須知係可揭出刊登,惟競選廣告揭出之總數量需低於車站或車廂內所有商業廣告總幅數30%,而單一候選人之競選廣告比例更須低於15%,且須於選舉投票日後7日內拆除。』的說詞。

同網友貓主席一般,我也甚是疑惑,為何,沒看到泛綠的候選人『捷運站』內的廣告看版?難道捷運內唯一的一家「平和媒體」 只受理泛藍買廣告?還是,泛綠的沒錢買?沒想到要買?或者,這一切都是該公司的錯,候選人只是買廣告,可沒說要在捷運內貼出?

但是,看到該廣告公司在捷運內張貼的廣告後,並沒有向該公司撤廣告,甚至加碼買進讓該公司繼續的遊走行政中立的漏洞好增加自身的知名度,這樣的候選人(們)在當選後,會不會繼續的遊走法律邊界,找法律漏洞『圖利自己』呢?

這些候選人會不會為了自己的私利讓某些法案過關,而當因該法案而權利受損的民眾陳情/請時,又說會動用自己的人脈來為該陳情/請的民眾處理呢?而這,還可能是跟該些候選人比較『有關係』的民眾,而『沒關係』的民眾怎麼辦呢?


dyc

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只准州官放火…

這二天在臉書上看到有人提到『三明治』時,我還在想是有什麼這麼好吃的三明治勒,結果今天在自由時報上看到改口不告媒體/藍盯名嘴 蘇蔡批失格時,才瞭解什麼是『三』『民』『自』。

不是很瞭解,所有的媒體也只有這三家對『藍』營『比較』不友善,馬上就點名,台灣的電視台有多少台啊!也不過才二家電視台『不友善』,藍營就受不了。照這邏輯,民進黨執政時,也只有二家對民進黨『比較』『友善』!

現在是怎樣呢?執政黨不能被批評?執政的人所做所為不能被評論?尤其是做的不是很好(這很客氣了!)時?在民進黨執政時,對媒體有什麼動作,就算是依『法(廣電法)』行事,也會一直被提起會引起『寒蟬效應』,怎麼現在直接對媒體指指點點的,就不會?

這幾家被提起的媒體,有不依事實報導嗎?如果不依事實報導的話,不是也有法可以管嗎?以NCC的能力,怎麼可能沒『法』可管呢?沒『法』可罰呢?特別是在『法院是國民黨開』(吳伯雄語)的情況下?

而這些,不就是赤裸裸的『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灯』的最明白示範嗎?!

d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