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再看『風之谷』

昨天,又把『風之谷』動畫拿出來看。

每次看到女主角問: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把這個世界弄成這個樣子(腐海處處)…的時候,就覺得很感慨。劇中,是安排了一種叫巨神兵的武器(?)七個,就把動畫中原本的世界給毀了。土壤、水甚至空氣都被汙染,也因此產生了會釋放出有毒物質的植物…所幸經過許多年之後,大自然自我淨化,在地底深處已有乾淨了的水、土,或許再假以時日,乾淨的空氣也是指日可待。當然,這些都是卡通、動畫的故事。

現實是,福島第一原發的核汙染可能得歷經數十年才有『可能』恢愎,現實是,我們人類就如同動畫中的人物無法控制『巨神兵』一般,無法控制核分裂的連鎖反應(chain reaction)。我們的科學家可以瞭解這些反應,但是對於控制這些反應,仍無法得心應手,甚至,當無法控制的時候,也沒有辦法提出輻射外洩時,除了不斷的撤離外,應該『怎麼辦』的具體做法。

到時,大概也是像『風之谷』一般,荒漠繼續的擴大,人類死於『瘴癘之氣/放射線&有毒放射線核種』所致的奇怪疾病吧。

現下,只是一個福島第一原發,就已經整個北半球都有輻射風(含碘-131),再過一陣子,應該洋流系統也會受到影響。而這,還是只有一個核電廠三個機組…如果,中國北方一個、南方一個;歐洲一個、北美一個、南美一個…我想,所有的生物大概都得『核』你在一起,而且是牽手一世情了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會有風之谷結局所擁有的幸運嗎?


dyc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遊牧『商人』

2011/3/29
福島の野菜農家が自殺 摂取制限指示に「もうだめだ」
日本強震》被核災害死?福島菜農自殺 

2011/3/31
日官房長官:福島核一應廢廠

========

2011/3/11東日本沖地震引發的海嘯導致了日本福島第一原發產生了一連串的核危機,時間已經來到3月底…這時,我們終於聽到東電願意放棄第一、第二、第三、 第四號機組了(不過,對於剛啟動的第五、第六號機組則還是不死心…是說,我們也不知道這剩下的二個機組目前的結構如何?有無被破壞、破壞情況如何、能不能補強、補救…

這場核電災變的『不安全』、『不乾淨』大戲,看到此,我想,大多數有點好奇心、擔心的人,應該會很好奇--為什麼,要到2個星期後的現在,才肯宣布棄廠?或者說,棄機組?而在宣佈放棄之前,還動用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概念,以一日薪資高達台幣14多萬元徵求勇士入廠工作…這些再再都告訴我(們?)一件事----核電廠獲利很,所以在能挽救的時候,不惜下重本!反正汙染的情況下,核電廠還是可以發電,至於其他什麼土地啦、水啦的汙染…管他!更何況,『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who怕who?!

反正能騙的,該騙的,繞著地球跑一圈,然後,再重新來過。先把利益弄到手,其他的…就不干這些「商人」的事。而這些賺到錢、弄到權的有錢人們,再來研究個「諾亞方舟」,到時寰宇任我遊。至於地球上的人?到時,還有人嗎?!


dyc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Money, Money, Money...

Click here to view full size
『對於小型工程款建議權的爭議,讓首屆台南市議會到現在持續空轉,大台南問政聯盟釋出善意,不再堅持一定額度,但不忘對市長賴清德公開喊話。』

『…無黨聯盟市議員則是強調,未來對於總預算的把關,絕對不會放鬆,要嚴格監督市府,是不是真的把錢花在刀口上。』

這算是?我還是要錢(小型工程款),但是不堅持額度(你賴清德識相的話,看到之前的標準了ㄏㄡ!),不過,不管識不識相,(因為你惹過我<們>)我<們>一定會好好的『刁難』你,以示報復!

全市民的利益喔?全市民又不是全部是我親朋好友,管他(去死)!

天災喧嚷之際,人禍趁機默默橫行…

ps. 議員好好的把關預算是本份,特意講出來就讓人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感。

dyc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什麼人?

每次看日本的漫畫--『闇河魅影』(或『天是紅河岸』,作者:篠原千繪)的女主角(夕梨)在煩惱她是二十世紀的日本人,這樣可以當西臺人的達瓦安那(類似皇后的職務,但有更多的參政權)的片斷時,就覺得原本是哪個種族的人很重要嗎?重點是所在的國家,所想要建立的是什麼樣的國家的理想吧?!


夕梨:…我是日本人,這樣可以嗎…?
奇克力(國王的隨從,馬事總監):夕梨小姐,妳覺得我是什麼人?
夕梨:奇克力?什麼人?你是西臺人啊!
奇克力:沒錯,但是就民族來分的話,我是富勒人。
夕梨:富勒…就是創造米坦尼國家的民族!?
奇克力:是的,我父親那代開始住在這個帝國。伊爾.邦尼大人的祖先,在好幾百年前就移到哈圖薩斯。他是亞述人的子孫。
尤伊、夏菈(女侍):對啊,夕梨小姐。我們是赫帝人啊!
哈娣:住在這個帝國的每個人,都是西臺人。


當然,這是少女漫畫,女主角會留在該地域的原因不外乎男主角很帥、很疼她…不過,對我來說,這段話很能描述台灣目前所謂四大族--河洛、客家、外省&原住民,尤其對大部分外省人(還有認同中國到覺得被稱台灣人會不舒服的人)。我們是住在台灣,生活在台灣的『台灣人』。無可避免的,我們當然隸屬某族,但是,我們住在這裏,我們是『台灣人』,當然,以『台灣』的利益為優先!

如果居住在這裏,都不為這塊土地的現在、未來著想,而只想著自身利益的話,那麼到哪兒都一樣。只是漸次的將居住的環境/地方/國家毀壞。

我是『台灣』河洛人,你是什麼人?

dyc

2011年3月5日 星期六

美力台灣--藝術篇.顏色的底蘊

兆豐商銀【美力臺灣】藝文講座 
藝術篇.顏色的底蘊 


主講人|蕭瓊瑞 


 講座大綱 

一、發現福爾摩沙:從荷蘭人到石川欽一郎 
二、水氣台灣:藍蔭鼎和李澤藩的水彩畫 
三、陽光南國:油畫家的陳澄波、顏水龍、楊三郎 
四、島嶼色彩:廖繼春與郭柏川的油彩魅力 
五、文化風景:李梅樹與陳慧坤的油畫山水 
六、墨彩爭輝:東洋畫家的鄉原古統與郭雪湖、林玉山 
七、田園牧歌:黃土水的〔水牛群像〕(雕塑) 

這個活動是在聽台北愛樂時,忽然catch到的。(大家都知道,工作時放音樂,有時只會成為背景音…)

去了之後,覺得很榮幸能夠認識這位主講人--蕭瓊瑞先生。從來,我就不知道,原來鼓掌時間的長短也是一件這麼重要的事。我個人是認為,開場的鼓掌只是表示禮貌--有,就好啦。但從蕭先生的眼中,當然並非如此。基於很多理由,蕭先生提議了鼓掌至少要有20秒的時間(而這真的還滿長的…是說,不會鼓掌到手腫起來啦…)。這些理由,我只記得一個--基於對自己的自信。當然還有其他的,不過,原諒我記憶力衰退,只記得這一點。

雖然,蕭先生講他所擬的講座大綱時間有點短--這有點可惜,因為,這些畫,以蕭先生的功力,應該可以講的更詳盡,而這也顯示出,一個好的評論家對於所評領域的重要性,畢竟,大多數的人群還是需要有人引領,才能明白藝術家所要表達的除了畫的本身外,還有畫的意境是什麼;但是他的開場白,倒也不是廢話,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蕭先生說到:藝術,要理解它,才能擁有它。我覺得這說的真是好。不過,當然不只藝術是如此。很多東西,並不是背誦了就擁有,理解它,才是擁有它的第一步。到了有運用它的能力時,才是真正的擁有。

畫作沒有講評者,畫作的普羅欣賞者大概也只能就畫作本身色彩所呈現的主題來想像,對我來說,也只是單純的繪畫描景述事而已。聽了蕭先生的講評,我才知道,原來石川欽一郎有關台灣的畫作,是以旅者的眼睛在描繪著他所見到的當時的台灣--帶著異鄉情調。就像我們出國旅遊時,總覺得他國人的生活是輕鬆寫意的。而,藍蔭鼎和李澤藩先生的水彩畫,則各有千秋,畢竟所描繪的景物不同,這也顯示了,台灣小是小,台灣頭和台灣中的生活而自然景緻就大不同。

而描繪陽光南國的畫家中,陳澄波,算是我最早知道的台灣知名畫家了吧。只是,我知道他的原因跟他是不是畫家一點關係也沒有。他,是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目前維基百科對他的描述,讓我覺得他很倒楣,也不過是『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一員,就被鄉親們推上前面當代表,然後就被槍殺了;確實成為,國民黨政府殺雞儆猴的代表。看著他的畫作--嘉義街外,南國陽光的炎熱似有所感,不過,並不到灼熱,是因為油畫無法畫出因高熱而扭曲的空氣嗎?還是的要是原始畫作才能有所感呢?

蕭先生提到,日治時期的台灣藝術家,只要去過日本、中國的,終其一生,都會困於他所畫的是中畫還西畫…而其中不少的畫家也試著用絹、宣紙…等等的材質,創作出一幅幅的水墨油畫,這也算是融合了所學所吸收之後而有所成吧!

最後提到了黃土水的「水牛群像」象徵著台灣生生不息的動力。

因為時間不夠,蕭先生沒有辦法說太多,而快速的「導覽」過去,這實在很可惜,而,蕭先生也提到他在某場演講,單黃土水先生,就講了20分鐘…阿我們只聽幾分鐘…這…

總之,這場講演,應該也算是有達到蕭先生的目的--介紹台灣描給台灣之美的部分畫家給參與的群眾認識吧…至於有興趣想要詳細了解的,就各自努力吧。

話說回來,美,這種意像很唯心,而,什麼又是美呢?或許,能讓欣賞者能有所感動的,就是美吧…!


dyc

金錢如此多嬌,引無數議員爭著要!

工程配合款爭議 南市府會再陷僵局

這個無黨聯盟要錢的手段真難看,不過,也虧得台南市長賴清德讓這個議題浮現,而媒體願意報導,否則,大多數的選民也不可能知道這些議員認為自己應該有多少『業外收入』。

這些『工程配合款』哪一毛不是稅金呢?這些錢,也正是一毛稅金也跑不掉的受薪階級(也就是大多數的勞工)繳的。而,這些議員們繳稅時,利用『合法』(知法,利用法嘛~~)節稅的同時,又繳了多少?

情況真是奇怪,一般而言,政府是藉著為民服務、興建公共設施而要花錢的單位,而民選的議會是要審議政府這些公設的花錢是否合理的單位,結果,現在是,民選的議員打著為民服務、興建公設向地方政府要錢花,而民選的地方政府頭頭要看顧選民的荷包…!?這是反了吧?

真的是『金錢如此多嬌,引無數議員爭著要』而又『服務服務,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行之』啊!

dyc

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漲價的很是奇怪…!

油價漲不停/95恐破32元 瓦斯下月也要漲
The Good News About Gas

今天看到新聞報導提到瓦斯(也就是天然氣,gas)下個月要漲價,覺得很奇怪。我在一、二月份的Foreign Affairs文章中才看到第二篇The Good News About Gas,說到因為shale gas的量產,讓天然氣的價格下跌,而同期的Why Moscow Says No中也有提到因為俄羅斯的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氣)收入,亦因shale gas的量產而影響到售出的價格,然後影響到俄羅斯的收入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不懂,為什麼瓦斯下個月也要漲?

Click here to view full size去中油的網站上還可以看到中油貼了好消息“重大捷報”慶祝建國百年 中油公司查德礦區鑽獲豐富油氣! 寫成這樣的意思,應該是天然氣供應不虞匱乏才對吧…?


怎麼會反而變貴?


我知道求過於供,會造成價格上揚,而相反的話,價格下跌。根據該消息看來,中油似乎也是跟人家有簽探查採買的合約的。那,這個好消息,應該不可以造成調漲的結論啊?


再說,最近台幣是升值(1USD換近30NTD)的情況來看,中油的採買費用,應該也比往年(1USD換近33NTD)的費用來的低,更別提大公司還可以用什麼遠期外匯來做什麼避險的動作了!


這種行為,如果在民進黨政府執政時發生的話,大概會被說,物價控制不好,政府無能;或者說,圖利該企業廠商業主、攏絡誰誰誰之類(有興趣可以看News Rumble!)…巴拉巴拉一堆。


不過,在七百多萬票選民的心目中一家是認為:在廉能的大陸國民黨主政之下,這一定只是反應國際天然氣上漲,共體時艱都來不及了,怎麼可以責備政府批准中油漲價呢?!!




dyc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全球七大短缺之第七種美德--根源性

...…杜拜的例子顯示,根源性的美德在全球化的時代有多重要。如果沒辦法仰賴成長,也許可以嘗試復古。一個著重在複製的全球化經濟,會特別飢渴地尋找原創者和根源性。在一個知識、資本、高級專業人才都是流動的時代,原鄉土地必須能和這些移重性因素綁在一起,光有錢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個能維持整個社會的文化連結和共同認同,讓有貢獻能力人才自願留下來,而且能要求他們吃苦一起打拚;一個能推動整個社會集體睛神或緊密的「自己人」感覺;以及能夠吸引外來資源的能見度和獨特性。
每個社會都需要了解自己和其他社會的差別在哪裡,自己有什麼特殊之處。每個社會應該要有能力在全球化快速改變的條件下,發展自己的競爭優勢。即使在全球化的世代,這個世界也不是「平的」,就像美國記者富萊曼( Thomas Friedman)書中所主張的一樣,世界是山峰綿延的。全球化的經濟地理學是,一個地方的高山可能很快被剷平,另一個地方卻被堆高。流動性的生產因素有時候會到處跑來跑去,重要的是怎麼把他們留下來。…

在一個copy產品愈來愈快速的經濟體系下,如果沒有原創性、根源性,那麼又有什麼是不能被快速取走的?有人說知識是不能被取走的,但是知識的複製、吸收,又是件很難的事嗎?而在知識取得如此快速的時代,又有什麼是不能被拿走的?差別只是『個人』對知識的需求罷了。在有知識的情況下,如果周遭又有適當的供應鍊,那麼,所謂新產品的量產就不是那麼困難的事了。

我不知道這個政府想領導台灣到什麼樣的地方,或者說,就「觀其言、察其行」而言,目前的短程目標是將台灣『中國化』;但是「中國化」後的台灣,有什麼可以跟『中國』競爭的?說「中國」,台灣說的過中國說的中國嗎?到時,台灣又有什麼『獨特性』可以跟中國區別呢?我們自己的認同,自己不找、不建立,難不成還依賴別人建立、給予?這樣還能算是『自己的』嗎?


dyc

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happy new year 2011

Happy New Year - Auld Lang Syne by Sissel (Live) 


英國人(?)很奇怪,在新年的時候唱這首歌。因為我個人覺得這首歌有點哀傷。當然,也可能是我很奇怪,這可能是他們的傳統XD。

不過,這個影片上放了很多自然界的動物及其幼子的畫面,讓人(我)覺得很溫馨。但同時,也覺得大眾傳媒的可笑,他們想要操縱人類的情感時,用的這些畫面,決不會在以經濟思考(賺錢)為前提時出現。

想像人類為了自己的「經濟發展」塗炭全球生態環境之後,上面影片中的影像如同魔戒中原本綠意盎然的哈比屯,被邪惡的索倫大軍所統治後的畫面 ,all in mud,而動物的情況像是BP深海鑽油斷裂後所造成的生態浩劫時…吾人還會有同等的溫馨感受嗎?

看看台灣正在發生的國光石化好了,有哪個媒體會主動去拍攝受影響區域的生態嗎?大多會去拍的是沒工作的附近居民吧!不過,就台塑六輕大量引進外勞的情形來看, 國光石化預定地附近的無業居民,應該是不可能佔到工作缺的。說不得國光石化的高層還送你一句『你考的上(我們提供的工作職缺)嗎?』

生態的破壞,很快;復原,很慢;就跟人體一般,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但是,就算是復原,很多事/生物/生態,也會跟破壞前的不一樣了。如果國光石化真的建在那兒,那些僅存的白海豚消失後,就是消失了;就像消失的袋狼、消失的都都鳥…一般,在人類自以為的發展中消失。

好好的感受影片中動物親子的互動,動物的生長環境吧,如果,我們人類不懂的珍惜,那麼,我們及我們的後代能夠得到的,大概也只有影片中的身影了吧。

dyc

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3% & 18%的怪異邏輯

才過新曆年,來到2011年元月,就看到馬政府一連串讓苦民更苦的政策。其中,那個18%的復辟及之後的護航說辭,真的是讓苦民我大開眼界。

話說考試院的關老爺口出公務員你考得起嗎?及其後續,讓我覺得很是奇怪。

如果公務人員這麼難考(錄取率3%),那麼照理說,這些人就不應該會是弱勢,因為能在那麼激烈的競爭之下(3%耶~~),獲得錄取,應該是很~~~厲害/優秀的人,不是嗎?就像n年前,大學錄取率很低的時候,能考上大學,成為大學新鮮人,是多麼的光耀門楣的大事一般。這些人會是弱勢?還弱勢到要給予18%的優惠利率?

如果沒記錯,我國政府舉債的金額自馬政府一上任,就不可思議的向上攀高,馬政府3年借1.3兆 相當綠朝8年,那麼,那筆18%利率的金錢誰出?從哪來?國家可以舉債的額度上限是多少?怎麼算的?

如果說,那考上的3%只是『會考試』的『弱勢』,那麼,其他努力工作,出賣勞力、體力的『弱勢』為什麼沒有18%?更別提那3%的公務員還有國家/政府其他的優惠補助(如小孩學費…等)。

我真的不能理解,這些做官的的思考邏輯,是說,『老子就是官,而且是「大多數」的人選出來的,你奈我何?』『有給理由就不錯了,還嫌理由不合理?』 是這樣嗎?

d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