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如果是一個身體狀況出身即有問題的幼獸,那麼牠得到的只有淘汰。雖然殘忍,但是適者生存。
但是,來到人類,事情就不一樣了。
如果是在任何一個人均所得不高、沒有社會福利的時代,那麼就要看這人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有錢、貧窮、或者介於二者之間;結果會是?有錢的出錢治療生活到那個人正寢、直接讓他死亡、或者介於二者之間,直到他拖垮家庭經濟。
就算是在有社會福利的時代,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誰該治療、誰能得到治療,也一樣問著同樣的問題,做著相似的抉擇。即便社福支援下醫療真的可以維持該患者的『生命』(是生命,不是生活),接下來該患者的生活,也是家庭要去面對處理的問題。注意!他還小。
而且,如前所述,醫療有排擠效應。同樣的時間、資源,誰該被醫師治療?而最後誰又能得到治療?
而沒被選擇、沒得到治療的病人,就是醫療/健保體系的不應該嗎?
因路倒送急診,腦出血,要做檢查和治療,社工後來聯絡到家屬,但家屬的財力沒辦法負擔,直接放棄治療…
而,有錢人的長輩,明明插管、呼吸器在身,然後,特別護士、醫師在側,捐款給醫院,成為vip,檢查、治療都是快速通道時…
你再跟我說,醫療是基本人權?
我也只能呵呵呵…
dy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