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驚歎愛爾蘭_part 2

......歐康諾一生堅持的體制內抗爭路線,給愛爾蘭帶來最實質的獲益。他徹底奉行非暴力的抗爭原則,在暴力充斥著愛爾蘭的二十世紀,越形引人追思......

......溫和路線每每殞落於內鬥,並非激進優於溫和,而是天地因果。因為,壓迫總是種下激進的種籽,開出罌粟般鮮豔的花朵。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將一起共嚐毒果。......

  相似於台灣日本統治時期,初期的台灣文化協會以及後來的台灣民眾黨,都是走體制內改革,但也都是被激進的另一個派系所鬥爭,這不能不令人同意『溫和路線每每殞落於內鬥』這個說法,可是後面的那句「並非激進優於溫和,而是天地因果」就很奇怪…這跟天地因果有什麼關係?不解。

  是的,『壓迫總是種下激進的種籽』,可是開出的花朵不一定就是作者所說的罌粟…法國貴族的壓迫,導至人民的反抗,造成了「法國大革命」以及之後一段時間的混亂,對法國來說,可以說是罌粟嗎?西方國家對日本幕府的施壓,造成了一連串的政治混亂,最後產生了「明治維新」的勵精圖治,使得日本成為近代世界史中,唯一的亞洲列強。不論是溫和或激進的路線,各有優劣,欣賞一種不代表要貶底另一種;溫和的路線,如能不因「內鬥」而失敗,就大多數的民眾來說,看起是比較好的,畢竟,這種路線的影響是漸進的,不會一下子就天翻地覆,一下子就有太多的新東西要去瞭解、去適應,可是就如同假設的一般--不因「內鬥」而失敗--也只是假設罷了…

  激烈的手段會發生的原因,通常是因為人民忍無可忍,在中國的歷史上尤其如此,哪一個朝代的消逝不是因為人民/百姓無法生存而被起而推翻的呢?當然,清朝或許不算(因為他算是外族入侵,不過這個「外族」在現在的中國,應該也算是被漢民族同化成中國人了吧?),但是大致上皆是如此,那,作者能說,在推翻前朝之後所建立的王朝初期是罌粟嗎?恐怕不論是當代,或者是現代的研究人員都不會做此結論吧…?

......巴涅爾開創愛爾蘭人的強力國會抗爭模式。只要愛爾蘭議題不受理會,巴涅爾就發動沒完沒了的議事杯葛。他精研議事規則,有一次會議,因而開超過45小時。在英格蘭人心目中,愛爾蘭人文化拙劣,鄉巴佬而已。巴涅爾卻深深撞擊著英格蘭人的民族優越感。愛爾蘭人玩得起現代化的議會政治。玩得讓英格蘭貴族暴跳如雷,驚心怵目。......

  上段文句如果換成當市議員或者立法委員的陳水扁先生的話,也有相當的一致性,唯一的不同是,陳水扁沒巴涅爾帥…哈哈~~至於英格蘭和愛爾蘭用台灣的名詞代換的話,中國國民黨和黨外,對我來說,是相當的雷同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