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3日 星期日
人海練習 概念影片分享會 感想/心得
背景:
這個概念影片分享會分二個部分,一個是『漁生』,另一個才是『人海練習』。『人海練習』的導演是陳奕璇。『漁生』是被邀請去參與陳奕璇的個展分享會的。
主題(我記得的部分):
『漁生』提到了台灣四周環海,但是台灣人對海洋卻不是那麼的瞭解與親近。我們(台灣人)吃魚,魚來自海洋,但是,我們(台灣人)的漁業卻在凋零。在職漁夫年歲逐漸的老大,沒有在地新血的加入。而,海洋魚貨的大量擷取--大魚當然要抓,小魚也不放過(當然不止魚),也造成了,就算新血想加入,也可能無魚可捕的窘境。
『漁生』另外還提到了蹦火仔等13種,對環境影響較小的捕魚法。
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
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豪大雨特報之桃機淹水
暴雨強襲!北部多處淹水 陸空交通大亂
看到這篇文章中提到本次豪大雨,日累積雨量前三名都在桃園,再加上桃機淹水時,我真的覺得,桃園的鄉親&市政府啊…你們真的還要填池塘造陸好賣地發財嗎?
如果不搬走的話,就只能享受大雨淹水,沒雨缺水的生活形態。
自古留下的智慧,桃園的埤塘文化, 真的,就要用這種填埤塘造陸的方式,把它給毀了,順便毀了先人所設計好的桃園台地生活圈嗎?
dyc
看到這篇文章中提到本次豪大雨,日累積雨量前三名都在桃園,再加上桃機淹水時,我真的覺得,桃園的鄉親&市政府啊…你們真的還要填池塘造陸好賣地發財嗎?
如果不搬走的話,就只能享受大雨淹水,沒雨缺水的生活形態。
自古留下的智慧,桃園的埤塘文化, 真的,就要用這種填埤塘造陸的方式,把它給毀了,順便毀了先人所設計好的桃園台地生活圈嗎?
dyc
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到底,台灣要為中國做嫁多少次呢?
之前跟人有約,提早到了現場,就買了本「財訊雙週刊(499)」來打發時間。看到楊森主筆寫的『跌破6.5%底線之後』其中一段:
…亞銀在另一份研究中指出,有三種情況會因為中國成長減緩而獲利。第一是因為中國退出競爭而得到好處,例如孟加拉在全球低階紡織品市場上,已成為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出口國。
其次,由於中國勞動成本上升,部份產業與廠商外移到成本相對低廉的新興經濟體,讓這些國家取代中國在全球生產鏈中的地位。譬如越南在行動電話、電子消費品方面,就吸引許多外來投資。其他具有低勞動成本優勢的經濟體還有印度、柬埔寨、緬甸等。
經濟減速將衝擊執政力
第三 ,由於中國正經歷巨大的結構轉型,從過去仰賴投資與製造生產,轉向依靠消費與服務的成長模式,因此未來和投資與製造相關的進口需求會減少,和消費與服務相關的進口則會增加。對於高度依賴中國經貿關係的台灣來而,這或許也是個新的機會。…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
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訂閱:
意見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