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5日 星期三

大地的咆哮--chap 6 part 1

大地的咆哮
作者:杉本信行
譯者:章澤儀
出版社:玉山社


台灣人的悲哀(任職台灣時期)
  • 台灣的特殊性
    • 為近代化大力投資的日本
  我在1993年8月至1996年3月期間,於台灣的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台北辦事處擔任總務部長。

  我想,再也沒有一個地方像台灣這樣親日的了。在我當時生活的地方與出訪各地所到之處,都格外讓我有這種感覺。台灣與日本在文化上關係深厚,日本的風俗習慣也深入民間,甚至有報刊每期刊登日本大相撲的賽事。

  概略回顧一下這樣的台灣的歷史,我們知道它歷經西班牙殖民、荷蘭殖民,鄭成功(明末遺臣)統治,再被清朝納入版圖,直到十九世紀末才擁有台灣省的定位。清朝雖嘗試開發,卻在1895年因戰敗而將台灣割讓給日本。

  之後,日本展開了長達五十年的統治。當時,擁有殖民地就像是一種階級象徵,日本為了真正躋身先進國家之列,便為台灣的近代化積極投資:舉凡開墾荒地、建築水壩與灌溉設備、興建道路、鐵道、學校、工廠和農場等等,並且不斷從日本派出各領域的專業人才,到當地指導這些建設計劃。就這層意義而言,日本是首次實質在台灣施行它的「建國」理念。

  台灣被割讓時,台灣人可以自由選擇接受日本統治或回中國大陸生活。絕大多數的居民都留下來成為日本國民,但這些人原本也都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

  常有人拿台灣殖民統治五十年與朝鮮半島殖民的三十六年做比較,最後往往要問:「為什麼台灣人比較親日,朝鮮人卻反日?」我且舉二者歷史上的差異做為其中的理由之一 。

  位在台北市正中心地點的台灣總督府,是在一片什麼也沒有的荒野上建立起來的--朝鮮總督府則建在李朝皇宮的前方,好像要把皇宮遮起來似的。一如這種差異所象徵的,曾被中國視為「化外之地」的台灣,全賴日本從無到有地建設出近代化都市。

  當時的台灣有霍亂與瘧疾肆虐,殖民地駐兵幾乎全是死於這一類疾病。因此,日本施行殖民統治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袪除這些流行病與人民吸食鴉片的惡習。而五十年的統治之後,台灣小學生的就學率也從0成長到70%以上。

  然而,發生朝鮮半島上的情況卻不是如此。長達數千年的歷史就此被外國統治者塗銷,當然會引發民族性的反彈情緒。因此,儘管兩地都有反日運動,規模與激烈程度卻有天壤之別。

  再加上日本撤離之後,台灣的統治權由「中華民國」接手,韓國是贏得獨立自主,這一點更令兩地的對日情感產生決定性的差異。
    • 「狗去豬來」
  1945年,當日本迎接戰敗苦果時,國民黨軍從中國大陸渡海來台接手統治,台灣人也在回歸祖國的心情下歡喜迎接。沒想到,那些「中華民國」軍隊簡直像是一群敗將殘兵。他們揹著鍋碗瓢盆,腳上穿的是草鞋而非皮鞋,武器、裝備也簡陋得令人不敢置信,而且大多沒有教養,缺乏紀律,甚至會搶奪或沒收台灣人的財產,直是倒行逆施,與受過近代化訓練且紀律嚴明的日本軍隊完全相反。

  有個故事常被人當做笑話來講。一個來自中國大陸的阿兵哥,從沒見過自來水和電,當他把水龍頭和電燈泡裝在牆上和天花板之後,發現「水沒出來,電燈也不亮」,便氣得毆打台灣人。在這個時期,已在台灣定居多年的居民被稱為本省人,戰後才從中國大陸渡海來台的則被稱外省人,本省人對這批外省人的幻滅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樣的不滿終於在兩年後爆發;1947年,發生了知名的二二八事件。

  二月二十七日,外省人的私煙檢舉隊毆打一名販賣私煙的老婦,群眾看見後向檢舉隊抗議,檢舉隊開槍,致使群眾死傷,於是釀成二十八日的暴動。為了鎮壓暴動,國民黨政府動用軍隊,全島約有二萬八千名本省人遭到虐殺,其中尤以大學教授、醫師與律師等知識份子為主。對於「中華民國」接替日本統治一事,本省人用「狗去豬來」表達當時的心情。狗雖然成天叫得令人心煩,至少還會看門,豬卻是好吃懶做一事無成,還把環境搞得髒兮兮。

  1949年,蔣介石自中國大陸撤退,將國民黨政府遷移到台灣,對全島發布「戒嚴令」,並以「反攻大陸、平定國家內亂」為目標,在翌年以「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剝奪人民受憲法保障的權利。

  換言之,國民黨政府認定台灣地區仍處於戰爭狀態,故藉戒嚴令和臨時條款統治台灣。這段白色恐怖時期一直持續到80年代。

  這一段事實,即李登輝前總統所謂的「台灣人的悲哀」,並不為中國大陸上的人所知;或者說,他們也不想要知道。況且,鎮壓暴動的外省人們,也不會把自己在台灣島上的作為講給所謂的大陸同胞聽。就這樣不聞不問,成為當成台灣人與大陸人相互認知上的鴻溝的成因之一。

    • 對台灣歷史缺乏認知的大陸中國人
  目前約佔台灣總人口85%的所謂「本省人」,在台灣歷史中幾乎一直受到「外來政權」的管轄,直到1988年才出現第一位本省籍總統李登輝。到了1996年3月,李登輝正式成為台灣人民直接投票選出來的領袖。

  在1945年到1949年期間,台灣在中華民國的治轄中,確實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台灣再度度被分割於中國大陸之外,到1987年的「台灣人士訪問大陸」限制解除為止,雙方從來沒有任何交涉。

  就這樣,台灣和中國大陸分離了近百年,生活水準和政治體制都相差太多。好不容易脫離外省人支配、能自行選出主政者的本省人,大多認為若兩岸要統一,則應以「自由、民主、均富」為前提,但在此共識無法達成的情況下,台灣人民既受到「主張獨立便以武力解放」的脅迫,也只有繼續維持現狀了。

  倘若沒有來自中國大陸的威脅,台灣人民會心生和東南亞其他國家一樣做為一個「主權國家」的念頭,也是極其自然的吧。

  不論如何,說得坦白些,現今本省人自認好不容易才從外來政權「中華民國」手中獲得實質獨立,而中國主張的「一國兩制」意味兩地統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好像將使台灣再度淪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殖民地,人民心中的抗拒不難想見。


  每回討論大陸的中國人與台灣問題至此,總免不了感到中國人缺少某種基本且重要的因素。
  
  基於民族大義,中國人認定統一是必然,反對統一的人便是大逆不道的賣國賊。但對於統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絕大多數的台灣居民卻是敬謝不敏。

  雙方之間為什麼會衍生出這樣嚴重的鴻溝?答案很簡單,因為在大陸的中國人並未真正「體會」台灣居民是走過什麼樣的歷史才有今天這等局面,特別是定居在台灣的本省人曾經受到過何等待遇。因此,若要解決台灣問題,中國人自己首先必須正確地了解「中華民國政府過去對台灣人民的作為」。

    • 中國大義與國際準則的衝突
  1988年,由於蔣經國總統病逝,李登輝副總統接任總統職位,成為台灣第一位本省籍總統。

  在他就職的第三年,李總統廢止了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此舉意味著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統治中國大陸的合法政府,而中國已不再處於內亂狀態,並接受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兩個分治的政治實體。其後,他採納民進黨依獨立黨綱所提出的政策,開始主張台灣以觀察員身分進入聯合國專門機構,但不再挑戰中國的代表權。

  那時,由於中華民國在70年代退出聯合國,世界主要國家早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當兩個政府同時宣稱自己的正統性時,各國便以「理解並尊重」、「承認」或「take note」等形式,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視台灣為不可分割之國土的主張。

  中國即以這種態度為盾,聲稱台灣問題為內政問題,不允許他國干涉;若干涉,便擺出不惜行使武力的強硬姿態。

  在共產黨革命中,台灣的統一一直是未竟的民族大義與首要國是。若不能完成這個使命,共產黨的統治權和正統性永遠不能完整。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全民都必須實現這個理想。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為中國大陸人民灌輸的觀念。

  然而,此舉違反台灣的意願,因此在21世紀的國際準則下,是否還能容許共產黨克盡此民族大義?

  台灣問題無疑已成人權問題。中國雖不容許外力干涉其內政,但台灣問題是否歸屬中國之國家體制,已然脫離內政範疇。台主張擁有自由推選統治者的權利,此一「基本人權」符合國際準則,將正面衝突中國的國家統一主張。

  關於這一點,中國有必要充分理解。

  中國主張,此問題應依循國家主權之權利,在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下處理。台灣則主張此議題應交由二千二百萬(編註:台灣的實際人口數應為二千三百萬)台灣居民自行決定,並期望共享自由民主價值的台灣居民,其今後的基本人權能獲得尊重。這兩項主張應如何調整,將是今後日本對中、對台政策上避免的重要課題。

  同時,我們也不忘記台灣人對日本在認知上的轉變。

  七十歲以上的本省人對日治時代記憶深刻,他們受過日本教育,對日本確實懷有強烈的親近感。不過,戰後由於外省人刻意加強民族意識,甚至推行反日教育,使得戰後出生的台灣人對日情感薄弱,不像戰前世代那樣親日。

  今後,日本在面對台灣,特別是與美國相比、日本政府態度顯得格外冷淡的情況下,不可忘記台灣的年輕世代對日本的印象有惡化的潛在危機。


======以下是我的感想======

  杉本外交官,對於代表日本的立場,非常的明確;他是日本人,站在日本國家的立場,他這個外交人員不斷的想方設法好讓他的國家在外交上得到相當的好處,在這短短的一部分就不斷的提及。提醒他的國家應該注意的事情,瞭解駐在國/地的歷史背景,以及駐在國與他國的歷史發展,這應該是一個外交人員應該為他的國家所做的事吧…

  不過,也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相較於「中華民國」為「大國」,所以在之後的文章中,杉本外交官也秉持著日本利益為上的原則,在必須的情況下,犧牲「中華民國」的利益對他來說做來也相當的不遲疑。

  台灣或者說中華民國(蔑)有這種以國家利益為優先的外交人員嗎?還是自身利益(例如駐外時「順便抽綠卡」)才是一切的外交人員居多呢?

  有人說,由於中華民國的特殊外交關係,所以持有他國國籍是方便做外交的一種必須,老實說,我都很想說,到底是誰把這個國家的外交關係弄成這樣,現在才來說,這是一種必須?根本之不治,反理其枝節。治標不治本,這就是最佳例證吧!




dy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